“冫、冖”作为偏旁很常见,可作为名字你见过吗?近日,有条微博吸引了网友的眼球。“有个女孩叫‘王冫冖’,不认识也不会念,太奇怪了。”原来这位80后女孩的名字叫王冫(音同冰)冖(音同蜜)。王冫冖是国内某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为给她起名,编剧爸爸和画家妈妈翻查《康熙字典》……
姓名简单来说,只是每个人来到世上所赋予的一个简单符号。随着文明的进步,起名渐渐成了一门学问,有命理型、纪念型、寄托型、寓意型、生僻型等等。每个新生儿来到世上,父母最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起一个有寓意的名字,希望能够新颖、典雅、含蓄、响亮、形美,不跟人重名。于是一些生僻或乖戾的名字就出现了。 笔者要说的是取名生僻并非体现文化深蕴,乖戾亦非个性独特。
“冫、冖”作为偏旁很常见,可作为名字你见过吗?近日,有条微博吸引了网友的眼球。“有个女孩叫‘王冫冖’,不认识也不会念,太奇怪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绞尽脑汁为孩子取极具个性的名字,以求自己的孩子不会湮没在人潮中。原来这位80后女孩的名字叫王冫(音同冰)冖(音同蜜)。王冫冖是国内某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为给她起名,编剧爸爸和画家妈妈翻查《康熙字典》后定名,该名字含有“冰雪聪明、甜甜蜜蜜”的意思。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常用的汉字也就三四千个,我们的名字通常就二三个字,除了姓,排列组合起来肯定多有重复,但父母们也不能因此而随心所欲地臆造名字,这会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感到不适和困扰。“名字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希望大家能够慎之又慎,不要开姓名的玩笑。臆造的文化,不仅成了笑话,还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笔者认为,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还是要接地气,不能把看不懂、读不出、想不明的字眼当做名字。其实好的名字永远的言简意永的,比如著名数学家、教育家陈省身先生的名字就来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著名相声家马三立,三立谓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还有些台湾明星的名字很不错,很有蕴涵。任贤齐的名字出自《论语》的“见贤思齐”,意义为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让自己和他一样;苏有朋的名字也是出自《论语》,源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名字读起来上口,品起来也有内涵。
有研究表明,名字太生孩子的人际关系不会太好,因为在大家眼里,仅从名字上看,已经有拒人于千里的感觉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起名宁简勿繁,宁易勿难。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以骂人出名被称作“章疯子”,但他是个风趣幽默,疼惜子女的父亲,他为三个女儿起的名字,这世上可没几个人能叫得出,分别是章li、章zhuo、章zhan。先生作为国学大师,起这样的名字可以理解,但笔者还是建议这样的名字少一点,如果你的名字要别人翻几次字典才能查得到,又怎能让人轻易记住你,与你交往呢?
前段时间,网上还曝光了许多高校新生的名字,令人绝倒,是朕、操日本、康熙、名字特殊引围观,名字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有着交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要避免用生僻字,名字得让常人都认识,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方便,将来上户口、办护照、看病时,电脑打不出他的名字,都是一种困扰。在古汉语中,偏旁部首的确可以当汉字使用,但后来被一些字义更明确的汉字取代,现代已不再用,所以建议家长取名时不用偏旁部首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