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辛,凉。有毒。归肝、肾、脾、肺、膀胱经。 【药效]】败毒抗癌、消炎退肿。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止痛,解毒,收敛。根: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损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叶:外用治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 【药理】(1)有抗肿瘤作用,并能促进抗体的形成,煎剂对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2)提取物对动物有抗炎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等均有抗菌作用。 (3)有毒成份龙葵甙能溶解血细胞。煎剂过量能引起中毒现象:头痛、咽喉、食道及胃部有烧炮感,呕吐,腹泻,瞳孔散大,脉迟缓,呼吸急促,甚则精神失常,渐至昏迷。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白血病野茄树根9~18克水煎3次分服。继续25天后,可使白细胞下降,脾肿大缩小,症状缓解,延长生存期。宜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膀胱癌野茄树叶、土茯苓、车前草各30克,蜀羊泉15克水煎3次分服。能使膀胱刺激症状缓解,肿瘤缩小。 (2)消炎退肿,用于炎症肿痛:风湿性关节炎野茄树根、忍冬藤、五加皮各30克粉碎,用米酒500克浸泡1周,每服15毫升,日3~6次。睑缘炎,用野茄树鲜叶捣烂,调人乳外敷眼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