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时间是2017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4号》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之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自1993年起,国家开始实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心理咨询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人们对心理健康需求的增长,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考试难度较大、培训费用较高、证书管理不规范等,一些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士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我国政府决定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降低考证门槛,提高行业准入率,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后,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只要通过了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就可以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这将大大降低心理咨询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
2、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通过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可以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进行统一的评价和认证,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这种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心理咨询师。
3、规范行业秩序,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后,政府将加强对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打击非法从业行为,这将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提高行业整体形象。
4、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的实施,将鼓励心理咨询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探索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出于促进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广大心理咨询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广大心理咨询师能够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