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考试题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要测试考生对中医理疗师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学说:阴指阴性,阳指阳性,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2、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分别代表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相生相克,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3、气血津液:气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为气的载体,津液是机体的润滑剂和营养物质。
4、脏象学说:脏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脏负责生理功能,六腑负责传输和消化。
中医诊断学
1、辨证论治:通过对病人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
2、八纲辨证:分为寒热虚实四大纲,通过辨别表里、内外、上下等八个方面,确定病情的性质和范围。
3、三部九候:头部(上焦)、颈部(中焦)、胸部(下焦),每部分又分为三个候,共九个部位,用于判断脏腑功能和气血循环状况。
4、脉诊: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判断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
中医内科学
1、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
2、基本治法:如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等。
3、方剂:如麻黄汤、葛根汤等。
中医外科学
1、常见病症:如骨折、脱位、扭伤等。
2、基本治法:如固定、牵引、按摩等。
3、针灸:如针刺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妇科学
1、月经病:如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
2、妊娠病:如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
3、更年期病:如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
4、不孕症: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等。
中医儿科学
1、常见病症:如感冒发热、腹泻便秘、惊厥等。
2、基本治法:如解表散寒、清热解毒、补益脾胃等。
3、食疗:如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
中医儿科学
1、常见病症:如感冒发热、腹泻便秘、惊厥等。
2、基本治法:如解表散寒、清热解毒、补益脾胃等。
3、食疗:如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