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国家并没有完全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在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仍然是一个重要环节,只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认证的方式和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过去,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主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心理卫生协会负责,这个证书被广泛认可,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资格证明,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认证标准的不统一,认证过程的不透明,以及一些机构和个人的违规行为等,这个证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在2017年发布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在这个背景下,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也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权下放到省级,由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负责;二是将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三是强调实操能力和专业素养,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这样的改革,旨在提高心理咨询师资质认证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这也是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在还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个证书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不再由国家统一颁发,而是由各个省级的卫生健康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机构颁发,证书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对申请人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是更加注重对其实操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评价。
新的证书制度还引入了继续教育的概念,也就是说,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我国并没有取消心理咨询师证书,而是在改革中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提升,这样的改革,既有利于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也为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随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