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基本理论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针灸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经络、腧穴、气血等内容。
(1)请简述经络的作用。
答: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传导信息、调节功能、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等作用。
(2)请列举五个常用的腧穴及其主治病症。
答:合谷(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足三里(胃痛、呕吐、腹泻)、太冲(头痛、眩晕、失眠)、内关(心痛、胸闷、心悸)、神门(心痛、心烦、惊悸)。
2、针灸操作技能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针灸操作技能,包括针法、灸法、拔罐等。
(1)请简述毫针的操作方法。
答:毫针操作方法包括持针法、刺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和出针法,持针法要求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刺针法要求迅速准确,深浅适宜;行针法要求手法熟练,得气明显;留针法要求时间适宜,观察病情;出针法要求动作轻缓,避免疼痛。
(2)请简述艾灸的操作方法。
答:艾灸操作方法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艾条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灸治;艾炷灸是将艾绒捏成锥形,直接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灸治;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燃烧的艾绒插在针柄上进行灸治。
3、针灸治疗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针灸治疗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包括辨证论治、配穴原则等。
(1)请简述针灸治疗的原则。
答:针灸治疗的原则包括辨证论治、标本兼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平衡等,辨证论治是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方法;标本兼治是针对病人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进行治疗;补虚泻实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采用补法或泻法进行治疗;调整阴阳平衡是通过针灸调整病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2)请简述针灸配穴的原则。
答:针灸配穴的原则包括主穴与辅穴相结合、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等,主穴是根据病症选择的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辅穴是根据病症需要选择的具有辅助作用的穴位;近部取穴是指在病变部位的周围选取穴位;远部取穴是指在病变部位的远离部位选取穴位;局部取穴是指根据病症选择病变部位的穴位;循经取穴是指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选取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