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对90例多系统多病种脾虚患者的研究,采用多指标探索脾虚证的定量诊断方法。发现随着木糖吸收率的逐步降低,脾虚证各种虚状的出现率不断升高;除周围血管阻力渐上升外,唾液淀粉酶活性、血液流变学检测、心功能、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值均逐渐下降,并与木糖吸收率呈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按照上述规律,将脾虚证分为Ⅰ、Ⅱ、Ⅲ3度,并列出各度的症状出现率及检测结果,初步提出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