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 / 正文

养生的秘诀:和谐(和谐身心养生五法)

“以人为本”已经写入宪法,养生保健成了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笔者就经常遇到读者和听众来询问:“养生保健有没有诀窍?”我的回答是,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摸着石子过河”,然后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了规律,找到了捷径,就事半而功倍。往往最朴素的东西里面有高深的学问,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故中国人历来就有“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之说。“养生”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保健”作为一种生命科学,到了21世纪也可以说已经相当发达。   “构建和谐社会”成了全国上下理论探讨的中心。这就触发了我的“灵感”:养生保健的诀窍不就是“和谐”二字吗?   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在世“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在“八年抗战”中,全中国“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谁还有心思谈“养生”?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资供应匮乏,营养不良在所难免,怎敢奢望“延年益寿”?在“十年动乱”中,你斗我斗,七斗八斗,能“斗”出大批养生保健老寿星来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所以仅以笔者所在的上海为例,“八年抗战”中有否“百岁寿星”,未有人关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了一位,六十年代一位也没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陆续冒出许多“老寿星”;至今上海的“百岁寿星”已有四五百位!——由此也可得出结论:社会的“安定团结”是人民普遍“提高生命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也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中老年的健康素质以及平均寿命期望值在迅速提高,而广大中青年上班族的健康素质及寿命期望值却大大下降了!“过劳死”、“猝死”,加上平均每年28.7万青年人的自杀和200万人的“自杀未遂”,足够触目惊心!这应该说与我们以前的一些不恰当的宣传有关。虽然不再强调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却突出了一样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有好的职位,就把孩子从小推向社会竞争的前沿,先是争进重点小学,再争进重点中学,再争上好的大学,再设法出国留学……在“应试教学”中不知摧残了多少孩子的身心健康!好不容易踏上了工作岗位,又像进入了另一个“战场”。对内来说,好职位永远“稀缺”,于是一场钩心斗角的“竞争上岗”“肉搏战”在所难免;对外来说,“同行必妒”,抢占“市场份额”,也是手段用尽,“黑道”加“白道”,成了许多电视剧的表现题材……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多,照理说可以驾轻就熟,应付自如了,可又得担心提早下岗,失去既得利益……   我热衷于研究养生之道已经二十多年,向以为养生之道应有三个层次,应从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拾级而上。现代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心理负担很重的社会环境中,要想在心理养生上有大的进展,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其实,在市场经济中有两条原则必须同时遵守,即在“追求最大利润”时还要讲“诚信”。在民主与法制的保障下,开展公平竞争,完全有可能出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而双赢的皆大欢喜的局面。又何必要你死我活?何必要不择手段?何必要惶惶不可终日?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最终是要让大家在政通人和的环境中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说来也怪,现在国人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全民奔小康”,应该非常有利于养生保健了——可是目前全国拥有2000万糖尿病人,6000万肥胖症者,还有1.6亿人血脂异常,1.6亿人高血压,2亿人超重,每年新增癌症病人150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告诫我们:不能保持“阴阳平衡”则“物极必反”;不能谨守“中庸之道”则“过犹不及”!过去曾经“营养不良”,而现在的主要倾向是“营养过剩”。饮食不当,造成“酸碱不平衡”,70%的疾病由此而来。故有人说:一个“癌”字三个“口”,一个“口”乱吃、一个“口”乱喝、一个“口”乱抽,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   所以,假使社会不和谐,基本生活都难得保障,怎能侈谈养生保健?假使人与人之间不能和平共处,天天忙于七争八斗,又如何益寿延年?假如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得不到共识,破坏自然的现象屡禁不绝,诸如山崩地裂、地震海啸、厄尔尼诺以及“非典”、艾滋病之类的灾难就会接踵而来,人们又处于“求生存”状态,就只能把“养生保健”四字再次束之高阁!就算是外部条件十分圆满,而缺乏科学养生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知识,仍然一味乱吃、乱喝、乱抽,这样反复地“自作孽”,还可“活”吗?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在人体中,也是以阴阳平衡为最佳和谐状态,也是最佳健康状态。所以养生之道就是平衡之道,掌握平衡的关键是“适中”而不“过度”。现代人的种种毛病和问题都在于“过”了“度”。想改善生活而努力奋斗本是大好事,大家不努力,社会如何发展?但如果不切实际或不自量力,就会因过“度”而事业不成身体垮,两败俱伤;经济收入多了,想穿时尚服装,爱美、扮“酷”都可以,但只要“风度”不管“温度”,就又过了“度”,生了病就“苦”了;“民以食为天”,饮食得当享了“口福”,暴饮暴食就会“病从口入”;有钱买新宅,当恭贺“乔迁之喜”,但过度装潢,造成甲醛、苯、氡等致癌物大量超标,那不就是好事变成了坏事了?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于是成千上万的中老年人天不亮就起来“运动”,可是起得太早,没有新鲜空气;运动量太大,效果适得其反……这些衣、食、住、行中的过“度”现象,难以一一例举,归根结底是没有掌握“和谐”这个诀窍。   中国人常说:“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从养生保健角度谈,要各人念好自己的“和经”,恐怕也不太容易,所以在13亿人口中,至今只有1.78万人能当百岁寿星!许多人很想健康长寿,知识和道理学了不少,遗憾的是在实践中不认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习惯不改很难有大的进步。

相关文章

针灸师证报名咨询申申老师吧!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