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 ,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脾气虚相似证候的辨别:脾虚证的变化较多,不同病人表现差异很大。但作为气虚证,不难与心和肾相鉴别,后者各有独特的定位症状。比较相关的是胃、肠两腑。由于气虚多归于脾,胃肠气虚故多从脾治。因此,确定气虚,排除心脏、肾脏气虚,则大多为脾气虚。另外便是与下面介绍的几个湿证相区别,详述于后。脾气虚的辨证注意点:首先是气虚。其次脾所主的功能减弱。如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可见纳少、皖腹胀满,食后尤甚,或见腹泻(腹痛不甚,无秽臭),再发展下去可见消瘦,面色不华,或虚浮等气虚。再次用P除湿、痰之证,如苔腻舌胖,形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