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之气走在人体上边,很轻,非常纯净,中医认为是空气中最有用的东西,进入体内可与身体里固有的肾精、脾胃吸收食物的精微物质结合,形成宗气、肾气等,非常重要。然而,孩子呼吸到的空气和大人不一样。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的事。
小孩的肺对身体来说太重要了,一般外感来袭,侵袭的就是肺经。古人认为孩子少有心肝之火等问题,只要抓住外感和脾胃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里说:“阴阳证,二太擒。”他说的二太,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意思是小孩的病,只要抓住外感和脾胃两部分,就基本没有大问题。
当小孩来到这个世界,助产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拍几下孩子,让孩子哇哇哭出来,这就是让孩子的肺开始工作。
在中医体系里,调理孩子的身体要按五脏来区分,按照心、肝、脾、肺、肾来调理。这方法是儿科创始人钱乙建立的,钱乙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医五脏的理论,《黄帝内经》讲过五脏内容,叫藏象学说。而钱乙就把藏象学说用在小孩身上,讲得特别详细,从此奠定了中医儿科的基础。
钱乙认为,从五脏开始,只要把五脏调理顺畅,小孩生长才会特别好。这个理论,一直到现在我还在用。
首先,中医的肺跟西医的肺并不是一回事。两者相同的地方,都管呼吸,叫“司呼吸”。